文博百科
青花瓷
作者: 时间:2015-11-05
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,常简称青花,汉族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。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,属釉下彩瓷。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,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,再罩上一层透明釉,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。钴料烧成后呈蓝色,具有着色力强、发色鲜艳、烧成率高、呈色稳定的特点。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,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。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。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。明清时期,还创烧了青花五彩、孔雀绿釉青花、豆青釉青花、青花红彩、黄地青花、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。古时的青花瓷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,平常人家中多将青花瓷用做容器,坚硬、耐磨且不易损坏,而书香门第、官宦人家大多将青花瓷作为装饰品,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,可谓各取所需。青色在古代时是人们喜欢的颜色之一,不容易使人产生视觉上的疲劳,除此之外,青花瓷还有一系列“隐喻”之意,古时的读书人希望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”,走上仕途后便有“青云直上”的愿望,渴望做一个人民爱戴的“青天”,甚至在卸甲归田之后,还希望能够“名垂青史”,“留取丹心照汗青”,“青”在当时士人心中的分量可见一斑。
沧州博物馆青花瓷器欣赏:
青花缠枝莲纹将军罐(清康熙)
青花缠枝莲纹赏瓶(清光绪)
青花西厢人物碗(清乾隆)
青花花蝶纹筒式炉(明万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