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> 学术天地> 文博百科>

文博百科

几种常用的银器除锈方法


作者: 时间:2016-08-18


    银器表面的锈蚀产物,通常呈现黑色或褐色,常和多种成分的锈垢黏合在一起,银表面锈蚀物的成分大多为氧化银、氯化银、硫化银等,除此外还常会有银合金里所含铜质的腐蚀产物。纯银质地柔软,通常银器文物中常含有一定比例的铜,形成银铜合金后会增加硬度、不易变形。有时腐蚀铜质较多,如南京地区出土的宋代八角刻花鎏金银杯,就是由于本身是银铜合金,铜更容易腐蚀,因而表面出现蓝绿色的铜矿化物沉积,以下几种方法可以用于银器的去锈处理:

  1.若锈蚀不严重,仅是想改变一下银器表面的黯晦状况,一般最普通的办法是用擦光剂(如白垩粉、碳酸钙粉、瓷土粉)之类的细粉,用少量酒精加上几滴氨水调成糊状,用软布沾上这种糊状物来擦亮银表面。但这种方法有时会使某些银器表面的浅刻花纹受损,使用时需格外谨慎。

  2.对于锈层中含有较多绿锈(主要是铜矿化物沉积),可以考虑使用甲酸溶液(浓度约为5%~10%),因为甲酸溶液能有效地分解含铜矿化物,而对银不起作用。也可以用甲酸溶液将锌粉调成糊状物来促进较坚硬的锈蚀物的清除。在处理南京地区出土的宋代八角刻花鎏金银杯时就用了此方法,再用缓蚀剂封护处理,防护效果较理想。其他化学试剂,如氨水、柠檬酸溶液等对银器上的腐蚀产物也能产生化学除锈作用,效果也相近。

  3.对于银器表面变色较深,锈蚀层较厚重的情况,要考虑用电化学还原的方法来处理,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。如我们在处理西洋银币时采用了锌粉和氢氧化钠溶液,搅拌成糊状作用在锈体上,因为这样处理对银币上的锈蚀物有较显著的软化效力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揩擦处理,锈壳还原会转变成一种白色海绵状物质,很容易去除。再用缓蚀封护剂处理表面,使之形成极薄的缓蚀保护膜以增加抗变色的保护性能。

  银器除锈方法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,有的要求银器带些锈斑更显得古朴,就不能处理得太过头。有的认为锈垢多了会影响观赏,对表面的图纹标志的辨认效果差,要求处理得干净些,就可以选择反应快些,或增加反应时间使反应进行得完全一些的办法进行处理。

 

  来源:中国文物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