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鹊桥入画屏 乞巧寄长情”沧博邀您过七夕
作者:沧州博物馆 时间:2023-08-21
七夕节起源于牛郎织女神话,又名“乞巧节”或“女儿节”,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。七夕节由星宿崇拜演化而来,因拜祭“七姐”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,故名“七夕”。拜七姐,祈福许愿、乞求巧艺、坐看牵牛织女星、祈祷姻缘等,是七夕的传统习俗。经历史发展,七夕被赋予了“牛郎织女”的美丽爱情传说,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。
为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讲好中国故事,沧州博物馆将举行“鹊桥入画屏 乞巧寄长情”七夕主题系列活动,通过还原体验古代乞巧活动,投壶等形式,让观众充分参与其中的同时,加深对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理解。
活动一:七夕主题社教活动
活动时间:2023年8月22日(星期二)上午9:30—11:30
活动场地:沧州博物馆一楼大厅
活动对象:5—16岁未成年观众,因乞巧节又名女孩节,因此本场社教活动只限女孩参加(建议穿汉服),每位仅限一名家长陪同,活动限制为20人/场,请拨打电话0317-2130056报名。
活动内容:
(一)穿针乞巧
(二)制作巧果
(三)凤仙花染指甲
活动二:投壶
活动时间:2023年8月22日(星期二)上午9:30—11:30
活动场地:沧州博物馆一楼大厅
活动对象:8—16岁未成年观众,每位仅限一名家长陪同,活动限制为20人/场,请拨打电话0317-2130056报名。
活动内容:分组进行投壶比赛,每人10支箭,在规定距离处投中较多者赢,更有精美小礼物等您来拿!